當前位置:首頁 > 宅男深夜视频APP資訊 > 媒體稱銀行收費超過750種 莫名被扣費現象嚴重
央視記者將銀行項目收費分成手續費、管理費、服務費三種,服務費中的零鈔清點費(即數錢費)曾因被消費者認為非常不合理而遭銀監會叫停。此外,有消費者發現自己賬戶裏的錢越存越少,這是因為存款所得利息比銀行收取的小額存款管理費少。有專家指出,小額存款管理費沒有法律依據,屬於銀行和消費者所簽訂的霸王條款。
此外,由於銀行沒有對“項目收費提高”等規定完善地履行告知義務,導致消費者對收費種類和標準都知之甚少,莫名遭遇“扣費”。法律人士認為,這一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利。
■北京落點 銀行服務仍需完善
記者了解到,北京幾家主要銀行跨行取款手續費不變,依然為每筆2元。但市民們對於銀行服務仍有諸多不滿。
昨日,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,他們均表示自己至少有兩張銀行卡,絕大多數人除了有單位發的工資卡外,還在居住小區附近和單位附近分別辦了銀行卡,以求存取款方便。一位85後稱,自己經常網購和參加某些考試,在網上支付或報名時,對方有時會指定用某個銀行的卡,因此她幾年來辦了五六張不同的銀行卡。而剛剛參加工作幾年的“月光族”則更喜歡辦信用卡。
記者發現,盡管包裏揣著數張銀行卡,但不少市民對銀行業務收費標準並不清楚,“就知道每年收賬戶管理費,還有短信提醒的費用,其他不知道。”有些人“被扣費”後才恍然大悟,甚至還有“被扣費”後毫無察覺的。
市民普遍反映,之所以對收費標準不了解,是因為銀行並沒有公示標準,至少沒有在顯著的位置公示。大家都希望,到銀行辦卡或辦理其他銀行業務的時候,工作人員能主動告知具體收費項目和收費金額。昨天,記者打開多家銀行網頁,確實難尋“收費標準”身影。
■儲戶對銀行意見
◆銀行扣費不提醒
田先生稱,銀行有時推出免費試用3個月的服務項目,可3個月後,銀行不自動停止該項目,也不提醒免費期已經過去,直接繼續提供服務,默默扣費。“我覺得這樣做就很不合理,起碼應該提示一下。”
◆客服廣告多
薑女士則對銀行服務熱線中永無休止的“按鍵選擇”非常有意見,“這些都要算在通話費中,而且有的銀行接通後,先是播放廣告,我行推出某項業務……這些話費都要消費者自己埋單。”
◆對賬單未按時發
李小姐表示,她定期到銀行打印明細,把每一筆收支弄得清清楚楚。“但我仍然對銀行的服務不滿意”,李小姐稱,她在大學的時候辦理過一張大學生龍卡,當初業務員為了“忽悠”她辦卡,說等她畢業後,大學生卡可以自動升級為普通信用卡,到時候積分等活動會更多。而當李小姐畢業後想升級時,工作人員卻告訴她,隻能把現在的龍卡注銷,另辦一張信用卡,原來的卡不能直接升級。由於嫌麻煩,她隻好繼續用“大學生龍卡”。“可是銀行每月都不準時把對賬單發到我郵箱裏,有時幹脆不發。我曾經打反映過,但終不了了之。